募捐 9月15日2024 – 10月1日2024 关于筹款

印度吠檀多不二论哲学 修订版

  • Main
  • 印度吠檀多不二论哲学 修订版

印度吠檀多不二论哲学 修订版

孙晶著, 孙晶, 1954- author, 孙晶著, 孙晶
你有多喜欢这本书?
下载文件的质量如何?
下载该书,以评价其质量
下载文件的质量如何?
1 (p1): 序
1 (p2): 前言
3 (p3): 上 篇
3 (p3-1): 第一章 吠檀多不二一元论派的哲学家
3 (p3-1-1): 第一节 苏雷斯瓦那(Sure?vara,约720—770年)
5 (p3-1-2): 第二节 波陀摩帕陀(Padmapāda,720—770年)
6 (p3-1-3): 第三节 陀达伽(Totaka)
7 (p3-1-4): 第四节 呵什达摩罗伽(Hastāmalaka)
7 (p3-1-5): 第五节 萨瓦智曼牟尼(Sarvaj?ātma,alias Sarvaj?ātma Muni, Nityabodhācārya,750—800年)
8 (p3-1-6): 第六节 筏遮塞波底·弥室罗(Vācaspati Mi?ra, 约9世纪)
10 (p3-1-7): 第七节 阿难波陀(?nandabodha,alias?nandabodha Yati, 约11或12世纪)
11 (p3-1-8): 第八节 室利曷沙(?rīharsa,1125—1180年)
13 (p3-1-9): 第九节 毗摩陀曼(Vimuktātman,13世纪初左右)
14 (p3-1-10): 第十节 波罗迦沙曼(Prakā?ātman,alias Prakā?ātma,约13世纪初)
14 (p3-1-11): 第十一节 《显义释》(Prakatārthavivarana,约13世纪初)
15 (p3-1-12): 第十二节 奇祖迦(Citsukha,约13世纪20年代)
15 (p3-1-13): 第十三节 阿难陀智那(?nandaj?āna,alias?nandagiri,约13世纪中叶)
16 (p3-1-14): 第十四节 罗摩瓦耶(Rāmādvaya,约14世纪)
17 (p3-1-15): 第十五节 玛陀婆(又译:毗提耶罗耶,Vidyāranya,alias Mādhava,约14世纪中叶)
20 (p3-1-16): 第十六节 摩吐苏陀那·沙罗须瓦提(Madhusūūdhana Sarasvatī)
22 (p3-1-17): 第十七节 尼理心呵沙那曼·牟尼(Nrsimhā?rama Muni,约16世纪)
24 (p3-1-18): 第十八节 阿帕耶·提须陀(Appaya Diksita,约16世纪中叶)
25 (p3-1-19): 第十九节 波罗伽沙难陀(Praka?ānanda,约1550—1600年)
27 (p3-2): 第二章 乔荼波陀与《圣教论》
27 (p3-2-1): 第一节 乔荼波陀的历史背景
27 (p3-2-1-1): 一 名称与历史
31 (p3-2-1-2): 二 《圣教论》介绍
37 (p3-2-1-3): 三 《圣教论》发展线索
41 (p3-2-2): 第二节 《圣教论》的哲学思想
41 (p3-2-2-1): 一 唵的本体论思想
45 (p3-2-2-2): 二 四位说的现象论
48 (p3-2-2-3): 三 摩耶的幻相说
52 (p3-2-2-4): 四 绝对不生说
58 (p3-2-2-5): 五 梵我一如说
63 (p3-2-2-6): 六 结论
63 (p3-2-3): 第三节 乔荼波陀与佛教
64 (p3-2-3-1): 一 理论的时代性和渗透性
68 (p3-2-3-2): 二 理论上的比较
82 (p3-2-3-3): 三 结论
86 (p3-3): 第三章 商羯罗的不二一元论理论
86 (p3-3-1): 第一节 商羯罗的生涯与历史时代背景
86 (p3-3-1-1): 一 商羯罗的生平与年代
88 (p3-3-1-2): 二 历史时代背景
91 (p3-3-1-3): 三 商羯罗的著作
96 (p3-3-2): 第二节 商羯罗形上学思想研究
96 (p3-3-2-1): 一 绝对的梵和阿特曼
110 (p3-3-2-2): 二 宇宙论
122 (p3-3-2-3): 三 个我观
126 (p3-3-2-4): 四 认识论
134 (p3-3-3): 第三节 解脱观
134 (p3-3-3-1): 一 轮回的本质与主体
138 (p3-3-3-2): 二 无明的本质
144 (p3-3-3-3): 三 解脱论
148 (p3-3-4): 第四节 商羯罗与佛教
149 (p3-3-4-1): 一 问题的由来
151 (p3-3-4-2): 二 吠檀多与佛教哲学的异同
154 (p3-3-4-3): 三 《梵经注》对佛教的批判
162 (p3-3-4-4): 四 《示教千则》对佛教的批判
174 (p3-3-4-5): 五 结论
175 (p3-3-5): 第五节 结束语
179 (p4): 下 篇
179 (p4-1): Ⅰ.韵文篇
179…
年:
2014
出版:
2014
出版社:
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
语言:
Chinese
ISBN 10:
7516135933
ISBN 13:
9787516135938
文件:
PDF, 76.01 MB
IPFS:
CID , CID Blake2b
Chinese, 2014
线上阅读
正在转换
转换为 失败

关键词